易卖工控是厦门雄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的工控电商平台,平台以**工控行业采购交易电商化为目标。作为面向全国工业自动化产业链的电商服务平台,我们始终坚持以"**、专注"为宗旨,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拓展企业销售渠道。 由日本亿万富翁孙正义创办的科技集团软银,正在与阿里巴巴、富士康成立机器人合资企业,大举押注智能个人机器人的未来增长。孙正义称,“在30年的时间内,我希望机器人将成为软银集团产生利润的核心业务之一。”那么,机器人替代人的大潮何时会开始呢?全智能化生产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中国连续两年成为****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14年,**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创下新高,达到20.5万台,同比增长15.2%,较2012年安装量增长4.6万台,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汽车行业需求的稳定增加。随着电子产品及新型产业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自动化生产的需要,工业机器人在下游行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电气、橡胶塑料、金属和机械领域。汽车领域应用较广,占工业机器人应用总数的39.0%;其次是电子电气领域,占比20.3%;食品饮料和药品化妆品领域相对较少,占比分别为3.5%和1.1%。 在中国,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代表,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4年,我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7万台,较上年增长55%,已连续两年成为****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具备较强的政策优势,在产业政策的激励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实现**增长,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2050台,同比增长26.2%,而2012~2014年的复合增长率则高达44.6%。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产业环境的不断完善。2014年1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目标,即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主机设计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提升量大面广主流产品的**性和稳定性指标,在重要工业制造领域推进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化示范应用。除了地区对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总体指导外,各地对工业机器人产业也**了相关政策,予以支持与鼓励。据悉,我国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计划于今年10月底完成。增长是工业机器人的主旋律 与工业发展相类似,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也面临区域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制造业及发展较好的地区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主战场,也是拉动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驱动力,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区域。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工业机器人拥有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从工业机器人生产研发等产业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主要在东北、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发展较好。东北是较早从事工业机器人生产的地区,主要企业包括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哈尔滨博时自动化设备、海尔哈工大机器人技术公司等。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电子制造企业集中地,也是重要的机器人自动化公司集聚地,主要企业有上海富安工厂自动化、上海机电一体化工程中心、上海广茂达伙伴机器人、安徽江淮自动化设备公司等。京津冀地区因其技术优势,机器人产业也有所发展,代表企业包括北京紫光、艾捷默、远大**人、拓博尔等,覆盖领域包括工业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咨询等产品和服务。 从应用行业统计数据来看,汽车、电子工业是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其中汽车工业是工业机器人较大的应用行业,占比达到38%,与国际对应比例相近;而电子工业领域占比达到18.1%。其他应用行业包括橡胶塑料、**、航空制造、食品工业、医药设备、金属制品等领域。汽车工业的发展是近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另外,一些新兴的中低端市场也迅速扩大,如工程机械领域,甚至一些过去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石化、粮食、建材、化肥、饲料等领域市场需求也迅速发展起来。 预计未来至少10~20年内,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潜力和产业规模都将持续增长。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将增长到15140台,增速为25.6%,2017年,产量预计达到23620台,复合增长率在25.2%左右。从区域结构变化趋势来看,预计2015~2017年,华东与华南区域应用工业机器人数量仍占据较高比例,而东北、华北区域在各地**的逐渐重视下,应用数量占比将逐渐增高。从行业结构变化趋势来看,预计2015~2017年,汽车、电子工业仍是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在**、航空制造、食品工业、医药设备等领域的占比将增加。 10年内工业机器人密度将由30台增加至500台 虽然对工业机器人普及时间做出预测十分困难,但我们可以尝试将世界工业机器人强国的发展历程做一个分析和总结,并考虑我国实际情况与其他地区的优势与不足,立足当前发展速度对我国全面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时间进行粗略测算。 机器人密度是评价一个地区工业机器人普及率和自动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数据称,2017年中国工厂使用的机器人数量将**过任何其他地区,但在机器人密度方面却仍落后于其他工业化程度更高的地区。在中国制造行业中,每万名工人仅对应30台机器人,而在韩国、日本、德国和美国,这一数字分别为437台、323台、282台和152台。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研制成功**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应用在汽车工业上。美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是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成长的过程,相较于日韩等国,**影响较小,当前机器人密度低于日韩和德国。 日本依靠**的扶持政策,工业机器人产业很快就发展起来。对机器人制造商,日本**给予补贴,以减少制造机器人的风险,因此刺激了企业的积极性。用户购买和使用机器人也会得到政府补贴,用的越多得到的补贴越多,这些促使日本成为当前世界上生产和使用工业机器人较多的地区。 韩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在**的资助和引导下,由现代重工集团牵头,到20世纪90年代末用10年时间形成了自己的工业机器人体系,近几年来已跻身机器人强国之列,其机器人的生产能力仅次于日本、美国和德国,排名世界*四,且其机器人密度已达到世界较高水平,韩国的汽车工业就大量应用本国的机器人。 我国**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各项扶持政策并不亚于当年的日韩,且本土企业已经拥有了一定积累,并获得了25%的市场份额,尽管还存在应用成本高等问题,但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成倍增长已成定势。据工信部数据,到2020年,中国机器人密度将达到100台/**以上,需求至少是110万台,而中国目前机器人保有量仅为18万台,存在较大缺口。 因此,预计3~4年内中国机器人应用规模将高居****,10年之内机器人密度即每1万名工人的机器人数将**过500台。 易卖工控-打造国内较大的工控自动化产品采购交易平台。是国内工业控制及自动化领域电商平台的开创者、**者。易卖工控立足自动化、基于较*网络技术、依托多元化媒介,秉承复合市场知识和先进营销理念,打造国内较**的工控电商平台。